背景
磁盘可以说是计算机系统重最慢的硬件之一,读写速度相对内存10以上,所以针对优化磁盘的技术非常的多,比如:零拷贝、直接I/O、异步I/O等等,这些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吞吐量,另外操作系统内核中的磁盘高速缓存区,也可以有效的减少磁盘的访问次数。
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
如果服务端提供数据传输功能,传统方式:将文件从磁盘上读取出来,然后通过网络协议写入,发送给客户端。
read(file, tmp_buf, len);
write(socket, tmp_buf, len);
其中涉及到的内部流程如下:
- 第一次拷贝(DMA拷贝):把数据从磁盘上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。
- 第二次拷贝(CPU拷贝):把内核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到用户缓冲区,此时我们的程序就可以使用读到的数据
- 第三次拷贝(CPU拷贝):把用户缓冲区的数据再拷贝到内核的socket缓冲区(套接字缓冲区)。
- 第四次拷贝(DMA拷贝):把内核的socket缓冲区数据拷贝到网卡缓冲区中。
零拷贝方式
- 第一次拷贝(DMA拷贝):通过DMA技术将磁盘数据拷贝到内核缓冲区中。
- 第二次拷贝(DMA拷贝):内核缓冲区的“描述符”+“长度”传到socket缓冲区,然后SG-DMA控制器可直接将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拷贝到网卡中。此过程不需要将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拷贝到socket缓冲区中,这样减少了一次数据拷贝。
总结
零拷贝技术相对于传统文件传输,减少了2次上下文切换、2次CPU拷贝,最终只用2次上下文切换和2次DMA拷贝,不经过CPU拷贝。
扩展
内核缓冲区实际上是磁盘高速缓存(PageCache),通常刚被访问的数据段时间内再次被访问的概率很高,于是我们可以用PageCache来缓存最近被访问的数据,,当空间不足时淘汰最久未被访问的缓存,所以读磁盘数据的时候,优先在PageCache中找,如果有就返回,没有则从磁盘读取,然后缓存在PageCache中。PageCache也具备预读功能。
例:假设read方法每次读取32kb字节,虽然read刚开始只读0~32kb的字节,但是内核会将后面的32~64KB也读取到PageCache,这样读取后面32~64kb的时候,如果在32~64kb数据被淘汰出PageCache前,进程读取到它了,此时速度就很快。
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研究学习,禁止违法使用和商用,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!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!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免费源码网-免费的源码资源网站 » 零拷贝技术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