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开头
现在您看到的是我的结论或想法,但在这背后凝结了大量的思考、经验和讨论
1. 写作各部分
1.1 要知道的
1.国赛评委至少有两轮,若通过第1轮,则得省奖的概率非常大,而第1轮着重检查摘要和问题假设
2.模型的文字说明和结果,要和题目问题解决环环相扣,最好反复提及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联
3.C题类型主要为评价、优化类;详细如下:
1.2 写作方面
题目
-
采用什么主要研究方法
-
研究内容和对象(基于……的……或者就直接写这个问题)
-
建立了什么
即:反映采用什么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对象,从而建立了…
摘要
-
就写一页
-
重点部分可以加粗(例如对于问题一、二、三、四可以加粗)
-
内容上:
总(三四行,讲述研究问题的背景、研究问题、研究思路方法(不要太空泛)、取得的成果或解决了主要问题)
若有预处理且有东西可说,则单独提出分(问题(对于问题1,针对第一问)、问题分析、方法、模型、模型特点(尽量写)、结果)
总(最后对整个建模过程的总结和升华:[常见有优缺点评价及推广、创新性评价])
-
结构上:
若是优化类问题则摘要中必须要有三要素(即决策变量、约束条件、目标函数)若是预测类问题则必须要有(预测模型的建立原因、进行误差分析?)
若是评价类问题,则必须(包含指标体系的选择及构建、权重的确定、评价模型的选择)
关键字
- 4个到5个
- 主要写研究对象或内容或主要模型/算法
正文
- 20页到25页之间
- 应该包括:问题重述、问题分析、模型假设、符号说明、模型建立与求解(应包括模型检验(大部分国奖作品都没有))、综合评价及推广或改进
其中问题重述:
- 注意:
-
可弄成背景描述、题目信息、待求解问题/问题阐述/问题要求形式
-
可结合流程图描述(流程图后必跟文字说明)【大部分论文都没有】
-
用自己的逻辑重新搭配组合题中文字(不建议引用参考文献)
-
在问题重述中将每一小问单独设置一段且用自己逻辑重构问题表达(不要与摘要中的每一问的分析相同)
-
不能直接按照原文,避免查重不通过,问题重述是查重的重灾区
本质:查看学生是否能读懂题目,明确主要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难点
其中问题分析:
-
若对预处理很自信,可以先单独提出(否则就放在问题一分析中)
-
小标题均高度概括问题(大部分都是问题一分析或问题一)
-
开始分析前说明一下问题(大部分都是直接就讲解思路方法、求解相关描述了)
-
分析描述,可建立什么什么模型,拟采用什么什么方法(太多可以分段), 得到求解的相关描述(不是具体的结论)
-
最后能写一个所有问题思路流程图最好【尽量不要拆开,否则会变成流程图建模了】(大部分都不会写)
其中问题假设:
-
在5个到6个
-
问题假设可以从这5个方向入手:
- 对已知条件参数做出保真性假设
- 涉及的主要条件进行平稳性规定
- 为使研究更方便而做出假设
- 仅考虑题目中涉及主要条件
- 对模型中相关参数作出规定(选择了这种假设,则后面要进行灵敏度分析)
每条假设下面要紧跟着解释(立不住脚的理由的假设可以不作解释)【大部分都不会写解释】
不可能也没必要提供问题的每个细节。除主要情况之外的其他情况不考虑或进行强制规定,每条假设下面要紧跟着解释(这是重点,80%的人都不会写,立不住脚的解释可以不写)
注意:
官方假设出发点是: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需要考虑这个,但题目中未涉及,但考虑了问题就很复杂,所以假设不考虑
最容易做的是保真性和平稳性假设,当后文有涉及到假设中的名词时都可说基于假设几
其中符号说明:
-
三线表形式
-
只需要写全局变量即可,临时变量不需要写
-
符号(建议用希腊字母(角标尽量使用英文单词),不要用中文字符或英文字母)/符号含义/单位(关键【大部分都不会写】)
-
在符号说明中的符号在后面正文中出现时也需要说明含义
注意符号公式:
- 独占一行的公式,居中排版
- 带编号的公式,编号方式与排版靠右
- 可使用Mathtype录用公式或符号,但最后转为pdf时仔细检查
- 重要公式要进行编号
- 在一些小点中,会有符号1、(1)、- 、(a)、I、step1、①形式
其中模型建立与求解:
模型写作上 :
-
要在论文中说明已进行数据预处理,但不能说没有发现异常值
-
若自信可将预处理单独写一段出来【甚至写流程图(但在前面应加些文字说明,而不是直接丢图)】(否则放到问题一模型建立与求解中作为小标题)
-
模型的求解与建立标题部分可写成:问题一的模型建立与求解(大多数)或者在高度概括的情况下
问题一中采用…方法的问题或者问题一的…或者…方法在问题一的应用
-
若有能力可以先用流程图进行描述模型建立与求解,在紧跟着后面问题+大概思路
-
大标题下紧跟着:问题(文字部分不要抄原题)+大概思路,才开始继续写小标题
-
小标题上可采用第一小问:问题或者第一小问:采用…方法解决…问题
- 具体模型的抛出,后面会紧跟着目的和考虑点(应该详细给出,否则就按图4所示)
- 若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求解,说明软件名称及采用该软件的理由【大部分都没有】(可表达为:采用擅长…的软件做…?);
-
计算过程中,中间结果能不要的就不要列出来
-
改进模型:定义+流程图(若有能力,加上进行改进的理由【大部分论文都没】可从1. 原有的模型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,会影响效果(常见选择)2. 原有模型对现有问题并不适用(尽量别写这点)3. 原有模型太简单,考虑的内容较少(尽量别写这点))
改进原则:使模型更加适用于解决赛题,因此可选择恰当的简化或扩充等 -
复杂算法需要先解释一下概念
-
算法的求解步骤可用三线表(算法中的文字应紧扣题目信息,对于复杂算法也可以将公式写在里面)
-
各问题结果部分尽量用三线表
-
优化类问题应有小标题:优化模型汇总呈现(为了避重)
-
最终模型公式可以详细或简化(不建议,时间不够时再用)
-
图片后必加一些文字说明(少部分会直接给图片,不加任何说明)
-
正负向指标可用表来阐明
-
对于需要解释原因、意见或建议等开放类赛题,不要上来就给开放性结果,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,并且结合"建模结果"进行分条撰写【大部分论文都不会结合建模结果】,最后一定要写综上/总结:阐述结果
-
证明模型效果,可以从三个方面拆解:
1.用数据图中选择有利于说明模型好的部分进行阐述,最后得出效果好【绝大部分论文这样干】-
在建模阶段设置一个标准,达到标准后则说明效果好
-
对比效果图后说明效果好
-
心中默知
- 模型相对多且选择合理正确,一定要有效解决问题
- 数学公式要多且重要公式要进行编号(大于15个)
- 建立模型要有根据能详细阐述建模的逻辑
- 在过程中也要将题目与原理环环相扣,体现出是围绕着问题来进行的建模。
模型要基本正确、简明,便于求解,不要刻意追求大难度的模型。建立模型要有根据能详细阐述建模的逻辑,在阐述过程中也要将题目与原理环环相扣,从而体现出是围绕着问题来进行的建模。若模型建立与求解过程较为复杂的情况下,可用流程图进行描述(可用绘图工具做图,作图要左右上下均衡,莫留白)
模型建立阶段,一般有下列几种建模形式:
-
无需建立数学模型,以统计分析为主兼顾数据的检查或处理,如异常值检测、数据插合、拟合等
-
利用相关统计分析软件或算法,结合精美的图表来说明
-
结合已有模型或方法进行问题的求解(普通打法)
-
对已有模型或方法进行改进然后对问题进行求解(一般是组合优化,进阶打法)
模型检验(对建立的模型就其可行性、准确性和实用性等进行检验):
-
若模型检验自信(不要这个板块就在前面那些小部分中证明模型的效果就可以了,但是建议哪怕编也要编个:单个模型进行分析的检验):
1.对单个模型可单独弄个部分叫:模型稳定性检验/模型敏感性检验/模型鲁棒性检验/模型可靠性检验/模型准确性检验。【近三年只有鲁棒性和敏感性,且都针对单个模型进行分析】2.对所有模型可弄个部分:模型检验分析(并以问题1、2、3、4为主线检验【近三年只有一篇对所有问题模型进行分析且相对不够严谨】)
-
统计检验与误差分析(评价/预测类必有,最好划分不同数据集(7:3、8:2、9:1)来分别进行误差分析【近三年优秀论文都没有】)
其中综合评价及推广或改进
-
在数量上优点(建议三条)> 缺点(建议两条)
优点表达的方面(常见的为实用性和稳定性)【(大部分优秀论文都是大白话,没有专业表达(可能为了避重)】:- 模型或思路设计的简洁实用,效率高
- 本文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强的创新性(不要睁眼说瞎话哈,若不太自信,则别说专业术语“创新性”)
- 模型的计算结果准确,精度高
- 模型考虑的系统全面,有很强的实用性
- 对模型进行了各类检查,稳定性高
优点部分可以将问题一二三四为主线来撰写(更有逻辑)
缺点表达的方面(大部分优秀论文都是大白话,没有专业表达(可能为了避重,所以,不要出现专业术语,但可以围绕着这个方向来进行大白话描述)):
- 受…因素限制,未考虑…情况,影响精度
- 本文考虑的…因素较为理想,降低了模型的普适性和推广能力
- 由于系统考虑了…等因素,导致模型较为复杂,计算时间长,效率低
-
模型的推广
- 模型适用的类型问题
- 类似题目的实际生活问题且举例展开(技术水平高,举例展开可类比着来,如图2。否则就宏观提出来,如图1。)
- 模型的改进(近3年优秀论文皆没有正确的表现)
- 针对缺点表达方面进行相应点改进
- 针对缺点表达方面进行相应点改进
模型本身具有的优点和缺点,尽量不写这点,因为网上都查得到
其中参考文献:
- 10~15篇
- 中英文献可以交替着来
- 在参考文献上可以引用官方评委发表的论文(大部分都未引用,少部分引用的是司守奎的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)
论文中哪个地方参考了别人的都要引用,否则算为学术不端。在参考文献上有个小心机可以引用官方评委(可以在官网上查,例如谢金星、姜启源、司守奎等)的发表论文。
出题人在出题时参考了大量英文文献,所以建议使用谷歌学术用于检索论文
其中附录:
- 放置于模型求解的源程序尽量大于一页
- 正文中展示不开的结果以及建模用到的数据
- 还可以补充表格、图片、公式推导
- 建议先略写附录一(建议有支撑材料列表)、附录二、附录三,再详细展开。代码展开形式建议用如图3所示
附录部分的源代码,也放入相应的支撑材料中,若有时间,可以写一个支撑材料列表,方便评委查阅。
1.3 夹带私货
若你能看到看到这篇文章且能看到这,则说明你我有缘,留个关注吧,后面还会接着更新国赛论文写作板块
以及数据、后端研发相关、各种竞赛相关、简历相关、学术相关……,祝你我变得更强
想说的话
实不相瞒,写的这篇博客写了八小时以上(加上自己学习和纸质笔记,共十一小时吧)
很累,希望大佬支持一下
好的,到此为止啦,祝您变得更强
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|
---|
个人主页:在线OJ的阿川大佬的支持和鼓励,将是我成长路上最大的动力 |
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研究学习,禁止违法使用和商用,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!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!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免费源码网-免费的源码资源网站 » 【数学建模国赛】写作心得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