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列文章目录

` 提示:仅用于个人学习,进行查漏补缺使用。
Day1 网络参考模型
Day2 网络综合布线与应用
Day3 IP地址
Day4 华为eNSP网络设备模拟器的基础安装及简单使用
Day5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配置
Day6 路由器的原理与配置
Day7 网络层协议介绍一
Day8 传输层协议
Day9 (一)虚拟局域网VLAN与Trunk技术
Day9 (二)单臂路由
Day9 (三)三层交换技术
Day10 链路聚合技术

提示:写完文章后,目录可以自动生成,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


前言

本章大概内容有:
链路聚合技术背景、原理、优势、模式与协议、配置与验证、故障处理、配置实例、实验等

提示: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,下面案例可供参考

一、链路聚合背景原理

  • 背景
    • 链路聚合也被称为端口捆绑、端口聚集或链路聚集。
    • 产生背景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数据业务量不断增长,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,需要更高可用性和带宽。
  • 原理
    • 在链路聚合中,多个物理链路被组合成一条逻辑上的链路,称为聚合链路。
    • 上层应用实体将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,交换机根据配置的负荷分担策略决定报文从哪个成员接口发送。

二、优势

  • 增加带宽:通过将多个接口的带宽合并,实现更高的总带宽。
  • 提高可靠性:当某个物理链路发生故障时,其他链路可以接管其工作,保证网络不中断。
  • 负载分担:流量可以分布在多个链路上,减少单个链路的负荷。

三、模式与协议

  • 链路聚合协议:用于建立和维持链路聚合的协商
  • 网桥协议数据单元(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):
    • BPDU网桥协议数据单元英文首字母缩写
    • BPDU是一种生成树协议问候数据包
    • 用来在网络的网桥间进行信息交换
  • 链路聚合可以采用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和静态LACP(链路聚合控制协议)模式。
    •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需要手动配置Eth-Trunk的建立和成员接口的加入,而LACP模式则通过协议自动完成这些操作。
      • Eth-Trunk建立、成员接口加入由手工配置,没链路聚合控制协议参与
      • 该模式下所有活动链路都参与数据的转发,平均分担流量
      • 如某条活动链路故障,链路聚合组自动在剩余活动链路中平均分担流量
    • 静态LACP模式下,链路聚合组内的接口分为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,非活动接口作为备份。
      • 链路两端的设备相互发送LACP
      • 完成协商,确定两台设备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
      • 在静态LACP模式中,需要手动建一个Eth-Trunk口,并添加成员口链路传输的数据被切换到一条优先级高
      • 如果一条活动链路发生故障,该变为活动状态的备份链路上,这条备份链路转

四、配置与验证

  • 在华为设备上,链路聚合被称为Eth-Trunk,可以手工配置或使用LACP协议自动配置。
  • 配置包括确定聚合模式、设置活动接口数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等。
  • 验证配置是否成功通常包括检查聚合接口的状态、成员接口的状态以及流量是否按预期分担。

五、故障处理

  • 当检测到链路聚合内的某个物理链路故障时,需要检查故障链路并尽快恢复。
  • 同时,需监控聚合链路的状态,确保备份链路能够在需要时接管工作。

六、跨设备链路聚合

  • 支持在不同设备的物理接口之间建立链路聚合,称为跨设备链路聚合或Eth-Trunk。
  • 在堆叠场景中,跨设备Eth-Trunk接口支持本地流量优先转发。

七、注意事项

  • 在配置链路聚合时,要确保成员接口的类型(如速率、双工模式)一致。
  • 要注意监控链路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。
  • 确保在链路聚合的各个设备上正确配置了LACP协议,以保证协议的一致性。

八、链路聚合类型模式

  1. 二层链路聚合(Layer 2 Aggregation)
    • 静态聚合(Manual Aggregation):管理员手动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成一个逻辑接口,不使用任何协议。
    • 动态聚合(LACP Aggregation):使用IEEE 802.3ad标准中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(LACP)来动态地捆绑接口。
    • IRF(Inter-Switch Link):在华为设备中,IRF是一种特殊的链路聚合技术,用于堆叠多个交换机。
  2. 三层链路聚合(Layer 3 Aggregation)
    • 路由模式(Routed Mode):在路由器上配置多个物理接口作为单个逻辑接口,通过路由协议如OSPF、BGP等来分发流量。
    • 负载均衡模式(Load Balancing Mode):根据源IP、目的IP、源端口、目的端口等参数,将流量分配到不同的物理接口。
  3. 四层链路聚合(Layer 4 Aggregation)
    • 基于端口的负载均衡(Layer 4 Load Balancing):根据TCP/UDP端口号进行流量分配。
    • 基于协议的负载均衡(Protocol-based Load Balancing):根据协议类型(如TCP、UDP)进行流量分配。
  4. 协议无关的链路聚合(Protocol-independent Aggregation)
    • 不依赖于特定网络层数的聚合,可以同时支持二层、三层和四层的流量。
  5. 虚拟接口链路聚合(Virtual Interface Aggregation)
    • 在服务器或网络设备上,使用虚拟接口来模拟物理链路的聚合。

**小结:**每种链路聚合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。在实际应用中,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网络需求、设备支持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链路聚合类型和模式。例如,在需要高带宽和高可靠性的环境中,动态的LACP聚合是一种常见的选择;而在需要复杂负载均衡策略的网络中,三层链路聚合可能更为合适。

九、链路聚合配置实例

image.png

十、补充

本章的Xmind导图与笔记如下,需要自取:
	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PZgJAhJjTzgat64AzpZFJw?pwd=1234
	提取码:1234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